信步三河古鎮,古樸厚重撲面而來;與三五好友一起,騎行于環巢湖大道,盡享湖天一色;或自駕到鄉村,看環山綿延,體驗農家閑趣,打卡網紅景點……
對許多合肥人來說,這個假期健康祥和而豐富多彩,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并舉,綠水青山與美好時光齊飛。
[有人氣]
接待游客842.1萬人次 文旅市場人氣旺
當“晴好天氣”與“悠閑假期”相遇,為合肥人的假期注入活力。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全市近郊游、鄉村游、研學游、自駕游、夜游特色亮點突出,全市文旅行業復蘇明顯、市場提振迅速。
數據顯示:2021年國慶節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842.1萬人次,同比2019年1039.6萬人次恢復至81%;旅游綜合收入11.95億元,同比2019年15億元恢復至80%。
從出游方式看,短途游客以自駕游為主,游客體驗生態、回歸自然、感受金秋收獲的喜悅。其中,肥西縣旅游客源主要以自駕游為主,中短途散客和家庭自駕車游客占據八成以上。
從旅游特征看,市民旅游出行更趨理性,主要景區呈現錯峰旅游特征。其中,蜀山區3A級景區金大地東西街每日接待游客超萬人。
從旅游內容看,鄉村休閑游和親子游受到青睞。其中,廬江縣的賞花摘果、品嘗農家美食、體驗鄉村收獲等鄉村游迎來眾多游客;經開區合肥海洋館改進場內景觀及設施,親子游迎來火爆,游客處于增長趨勢;肥東縣橋頭集鎮國慶開業的歡樂森林,成為親子游的熱門,僅僅10月4日當天接納游客3.5萬人次。
[有秩序]
疫情防控不放松 玩得盡興玩得安心
眾多的出行人數,對全市疫情防控能力是一次“大考”。
全市文旅戰線假日堅持以“三四”工作法為原則,即:政治安全、生產安全、疫情安全、輿情安全四個安全并重;監管做加法、疫情防控不做減法、服務做乘法、隱患做除法四則運算并舉;壓實屬地、部門、主體、個人四方責任并行。節日期間,全市無重大旅游投訴事件,文旅市場運行平穩,秩序良好。
“請大家戴好口罩,測量體溫,掃安康碼”……這樣的溫馨提示語成為各大景區景點的“標配”,游玩前先掃碼和測體溫已成為一種習慣。
在渡江戰役紀念館,觀眾參觀須提前預約,參觀當天出示安康碼,同時核驗本人行程碼,查驗為綠碼且檢查體溫正常方可去領票亭領取參觀券入場參觀。
在六家畈、陽家墩等旅游網紅打卡點,入口處都有工作人員值守,積極做好掃碼、測溫等疫情防控措施,各類活動現場秩序井然……
為保障好游客出行安全,全市文旅系統嚴格落實節假日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等制度,各文旅場所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為大家國慶出游加一把“防疫安全鎖”,讓市民玩得盡興,玩得安心。
[有情懷]
為祖國慶生 愛國豪情更加激昂
“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國慶假期,合肥各景區景點、公共文化場館等被“國旗紅”刷屏,創新形式,為祖國慶生,市民在紅色旅游中厚植家國情懷。
公共文化場館紅色主題鮮明,安徽名人館“建黨百年 舉國同慶”快閃活動、渡江戰役紀念館“百年初心 追夢未來”專場文藝匯演、市文化館“百米畫卷繪童心 共筑七彩中國夢”、巢湖市圖書館聯合閱讀空間和愛巢公園書吧開展了“與國旗合影 向祖國告白”打卡活動,獻上對祖國的祝福等,讓市民和游客共抒家國情懷。
如果說,旅行是身心的“放松”,那么文化則是精神的“盛宴”。
在廬江縣,10月1日上午,礬山歷史文化展示館開館暨網紅打卡點對外開放儀式舉行,它所呈現出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內涵,承載著廬江礬礦幾代人的“紅色記憶”;
在長豐縣,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開展民俗嘉年華活動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氏模船、吳山鐵字、廬州剪紙)等展出活動;
在瑤海區,長江180藝術街區活動豐富,10月1日,舉辦長江180第一屆國際機車文化節;
在包河區,包公園開展第十二屆包公文化節系列活動,罍街舉辦假期小隊國慶嘉年華活動,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開展系列民俗活動展演;
在高新區,文旅場所開展群眾性活動創意小小藝術家、清雅沁心成人插花國慶主題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一場場演出、一項項活動,形式豐富、精彩紛呈的文化旅游內容,讓游客應接不暇。
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線上服務累計12063人次;群眾文化活動累計開展167場次,共有46000人次參與了線上線下群文活動;累計12場共計2135人次參與“大家唱”活動;累計29場共計1440人次參與“廣場舞”活動。
[有魅力]
“打卡”網紅點 體驗新鮮和野趣
離開城市的喧囂,感受自然的寧靜。不少市民走進網紅打卡點,體驗久違的新鮮和野趣。
在廬江縣小滿田塍,坐一坐田園小火車,在荷葉與秋風里穿行;
在湯池鎮粉黛西坡,粉紫色花穗如發絲從基部長出,遠遠望去,如夢如影,驚艷了整個秋天;
在廬陽區崔崗藝術村,草坪音樂、鄉野市集、星空露營等回歸本真的文旅活動,拉近市民與自然的距離;
在肥西縣紫蓬山腳下,風之谷家庭農場依靠其獨具匠心的設計、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吸引了眾多城市游客前往打卡,霍比特小屋、鳥巢樹屋、露天泳池等設施都是孩子們的心頭好;
在新站區的海棠花海,增加溜索、射箭、人力過山車、環島小火車等無動力等游樂項目引人駐足,引進網紅草“粉黛亂子草”種植,形成秋季打卡點;
在安巢經開區,舉行獨具特色的摸球活動,市民舉著火把去田地里挖紅薯、挖花生、拔大豆,盡享農事體驗的樂趣……
鄉村旅游同樣備受青睞,旅游“網紅村”走出特色鄉村振興路。
國慶期間,正值金秋時節,丹桂飄香、瓜果成熟,各鄉村旅游點紛紛組織各種形式的采摘體驗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秋景觀賞、農事體驗、采摘賞花、休閑垂釣等活動十分火爆。
[有奔頭]
民宿火爆 節前幾乎被全部預訂
“民宿”,到底有多火?有一個詞最為貼切——“一床難求”,這是合肥民宿業火爆的最生動寫照。
合肥豐富的民俗、風俗,賦予民宿更繽紛的延伸體驗。民俗民藝表演、農副產品銷售,讓廣大游客玩得開心、買得盡興、吃得放心。
10月1日,浙江衛視第四季度綜藝《理想的時光》在廬江正式開機錄制,吸引了充滿好奇與熱情的人們參加體驗當地民俗。國慶期間,不少市民選擇帶上家人,找一處心儀的民宿,體驗一回悠閑慢生活。
云里安凹、少間·王圩里畈塘拾吾舍、四頂山居、花田僑鄉里等民宿節前全部被搶訂一空,假期入住率均達到100%,一床難求。
廬江不僅民宿業火爆,各景點景區附近的星級和精品酒店大多數入住率達90%以上。很多親友借參加婚禮游覽湯池、冶父山和廬城人文景點,婚慶旅游在這個假期被開發出了新形式。
[有文明]
蔚然成風 文明旅游成“新風景”
與文明相伴,盡享旅途之美。
游客們自覺有序排隊、保護花草、主動佩戴口罩、主動接受測溫、垃圾不亂扔……隨著文明旅游宣傳的不斷深入,游客素質的不斷提高,不少景區呈現一片干凈、整潔的景象。
假日前夕,結合“質量月”活動和文明創建宣傳,市縣兩級文旅部門實招頻出,通過黨建活動融合、志愿服務引導、標語橫幅宣傳、專題講座培訓、協會自律倡議等方式,讓文明導游、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假日期間,合肥市各景區增加志愿服務力量,通過微笑服務、文明引導等多種方式規范游客出游行為。旅游星級飯店繼續加大“公勺公筷”宣傳力度、景區誠信菜單不斷推廣創新、民宿火爆異常服務持續優化……當文明出行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自覺行為,文明旅游已經成為假期“新風景”。
記者 蔣瑜香 劉暢 文/圖